时间:2023-04-10 18:09:32 | 浏览:577
我们一再提到拜占庭帝国的国祚绵长,同时也知道拜占庭地缘环境之恶劣:那里是整个欧亚大陆交汇处的四战之地,北面有越过南俄草原后蜂拥南下的游牧民族匈奴人、卡扎尔人、东哥特人的冲击,还有在巴尔干半岛定居下来的蛮族如维京人的蚕食鲸吞,有来自西面的汪达尔人、伦巴德人等的步步推进和海上袭扰,有来自东部高加索山脉方向游牧民族的一次次冲击,有来自东南方和南方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的轮番进攻,这里几乎每一个方向的入侵都不是简单的边境袭扰,而是如果不加以有效应对都可能造成亡国灾祸的致命入侵。应对这样的威胁,靠一两个名将,一两支精锐部队或一二十年时间的振作是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的。这需要的是整个国家组织层面和战略层面的高超能力和国家体系的坚韧顽强。作为现代人,也许只会花一杯热咖啡的时间去翻看罗马几百年里的无尽征战,因此更喜欢看那几场著名的战役,但对于当时的帝国而言,真正保障帝国百姓年复一年的安居乐业的是帝国在漫长边界线上的军事防御战略和长期经营。
罗马帝国前期的防御体系
如前所述,从罗马到东罗马是一次自然延续——事实上东罗马也就是拜占庭帝国的国号和罗马帝国是一样的,从来没变过,对于当时的人来说,并没有一个所谓拜占庭帝国,而只有罗马帝国。这和东晋一样也只是后人称呼,他们仍然认为自己是晋朝的自然延续一样。罗马在军事战略的延续上更是顺理成章,当初罗马帝国就是在外敌日益增多和愈加危险后,经过长期战争最终被迫分成东西两部分,以便更有效的应付来自四面八方的敌人,最终西部罗马打没了,只剩下了一个东部罗马。像阿德里安堡之战时,罗马就是东西两个皇帝分别带兵在抵抗外敌,而且战役之前西部的那个皇帝正带兵前来支援,只是因为东部的皇帝瓦伦斯不等援军到来抢先发起进攻才导致战役失败。可见本来东西罗马的军事是一体的,东罗马帝国在军事战略和军事战术上的特点是在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而非一个全新的拜占庭帝国独辟蹊径另立门户。
罗马帝国的开创者屋大维不是一个名将,他主要的军事决策依赖的是其妹夫阿格里帕,但他却是个优秀的战略家,他为罗马帝国所选择的军事战略为罗马带来了相当长时间内的安全。在详细阐述其军事战略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有趣的现象,本文在前面章节有提到过,罗马帝国也和东方的秦汉帝国一样,也修筑防御工事,如著名的位于英格兰和苏格兰交界的哈德良长城,还有封堵莱茵河和多瑙河之间缺口的防御工事,在北非突尼斯以南面临沙漠游牧民的方向也有类似连绵的城墙工事。但是也许有人已经注意到,所有罗马人修造的这些线性防御工事都不在其主要威胁方向上:如果说面对日耳曼人方向有莱茵河作为屏障的话,那么东方的面向帕提亚帝国的叙利亚方向却是敞开大门的。
这背后其实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考量。屋大维接手的罗马还不是一个由层次分明的庞大文官体系严密控制的均一化帝国,而是一个多层次的环形结构,这个结构以意大利本土的罗马为核心,以意大利半岛为主轴,以那些较早稳定控制的如西西里、希腊、高卢、北非、小亚细亚等新老行省为外围,但这还不是全部,在这个可以较为清晰的界定为罗马的范围之外,是一些被控制程度不一的附庸国,这些附庸国有些已经接近瓜熟蒂落的态势,只等着某一天被罗马吞并为行省,如黑海南岸的本都。但也有独立性较强,具有较强的军事行动能力的如罗斯山脉以东的亚美尼亚王国。这种边界并不清晰而是有诸多模糊地带和附庸国的态势是暂时性的,和后来的东罗马也就是拜占庭帝国很不一样,这也正是其国防战略差异的基础之一。
于是我们发现,那些线性防御工事其实是用来对付小威胁的,而那些完全没有城墙的敞开大门的地区,反而是在准备着应付大的危险。小威胁包括边界之外的那些游牧民族的小股越界袭扰,各种流民的不断渗入等,对付这些入侵并不需要大规模集中的主力部队,但却需要一条严格清晰的边界线把他们挡在门外,这条界限如果只靠军队均匀分布来监视管理的话代价高而效果差,反倒是用一道围墙、篱笆、壕沟等组成的防线要好用的多,此时只需要少量兵力就可以达成效果。很多人对于这种长墙防线的评价只局限于是否能防御敌人大规模的进攻,这是非常错误的认识,这种单薄的线性防御本来就不是用于这个目的,而是抵御日常袭扰和小规模进攻。
而面对那些大规模的入侵呢,罗马人则是争取以附庸国作为缓冲垫争取时间,然后以集中起来的军团来寻求决战以克制敌人。我们知道在古代的信息和交通条件下,军队的动员和集结是十分困难和迟缓的,如果你是把军队以很小的单位分散部署在一条战线上或者一个战区范围内,那么当你需要起兵迎战强敌时会发现,你需要漫长的时间来四出通知、集结、整编、训练,这在强敌压境的时候是很危险的。而如果你是把军队集中部署在一个或几个点上,那么它确实可以对忽然出现的大规模入侵有着较快的反应速度和较为强有力的反击力度。但这种方法的弊端也很明显,一个是后勤保障的难度和成本会高——你得把那么大数量的粮草物资不断地向一个点运送,那么很多补给行动都必然跨越更长的距离。其次,军团越庞大,所要防御的防线一般也就越长,而军团部署的地点却又很集中,那么这反而使得军团对一些远离自己驻地的中大规模入侵的反应变得更加迟缓。当然还可以采取相对平衡折中的做法,现实中的罗马在叙利亚战区就是如此,将其部署在这个地区的4个军团分别部署,在外敌入侵时根据入侵方向和力量来决定集中起多少力量前去迎战。
中国军队的优势与不足 作战指挥体系落后,是中国军队的一个明显问题。先进装备普及率也相对较低,尤其是直升机、先进观瞄设备和精确制导弹药等方面。此外,先进战术渗透率太低,信息化程度也有待提高。理论研究与落地运用之间的脱节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中
战场局势瞬息万变,牵一发动全身。就在乌克兰筹备大反攻之际,俄乌局势又迎来了让人始料未及的变化。据《纽约时报》报道称,美国和北约关于乌克兰的机密军事文件泄露,这些文件详细说明了美国和北约将如何帮助乌军加强战斗力,以帮助乌克兰发动反攻。这些文件
上新换新共同展示多个首次……看2022年中国军事大场面感受震撼瞬间这一年上新换新,幕幕难忘我国第三艘航母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母福建舰下水人民海军迈入“三航母时代”055型“万吨大驱”075型两栖攻击舰都迎来更多“新成员”实力不凡新
1. 拜登的小跑,中国的威望2022-11-14,G20巴厘岛峰会前夕,中美两国元首实现了线下会晤,这是3年来的第一次。在地缘冲突加剧、经济面临衰退、新冠疫情蔓延的大环境之中,这次“跨越太平洋的握手”让全球瞩目的同时,也被寄予深切的厚望,因
日前,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表示,战区部队在台湾岛周边海空域组织的联合军事行动,已经成功地完成了各项指标和任务,之后还会紧盯台海局势的变化,常态化组织在台海方向的战备警巡。在解放军举行环台军演时,蔡英文不敢冒头,军演刚结束就跑去台“空军作战指挥
【环球网快讯】俄罗斯卫星通信社刚刚消息,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伊戈尔·科纳申科夫少将在18日新闻发布会上表示,16个乌克兰军事设施前夜被高精度空基导弹摧毁,包括五个指挥所、一个燃料库和三个弹药库。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伊戈尔·科纳申科夫
长城筑城体系长城筑城体系是中国古代构筑的以长城城墙为主体,与其它工程设施相结合的连续线式防御工程体系。是城池筑城体系的发展和运用。历史上先后有8个诸侯国和10多个王朝构筑、修缮过长城,其中秦、汉、明三个朝代构筑和修缮的长城均超过、5000公
【战国军事纵横:一文看懂230年战国军事史】战国之所以出现,归根溯源,可以归结到前546年的“向戌弭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上。在此之前的春秋时代,历史主流是大国争霸,以晋国为中心,与四周的楚、齐、秦等国连番竞争,“英雄五霸闹春秋”。虽然晋
战争,本来意义上的战争,都热衷于报仇雪耻、血腥杀戮。这种野蛮特点,即使在现代战争中,一点也不少。军人不是医生,不杀人的战争,现在还没有。《孙子》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是纸上谈兵的博弈论。它和《战争论》不同,不是它迷信算计战争,而是对战争从
1.古罗马军团是否被汉朝收编公元前53年古罗马统帅克拉苏率远征军到中亚,神秘地消失在中国的西部境内,1955年的英国军事历史学家曾在自己的书中指出这支罗马军团可能被汉朝击败并收编了,在中国所有史料上却没有任何记载,但在1983年在一张古地图